基于病因的分型
按照病因分型,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原发性肥胖往往与遗传、高能量或不均衡的膳食、缺乏身体活动、久坐、睡眠不足有关,大部分人都属于原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包括内分泌失调(如甲减、库欣综合征、性功能减退等)或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导致的肥胖。
基于有无代谢异常的分型
1、当体重、腰围、内脏脂肪都正常的时候,往往没有代谢问题;
2、当体重和腰围正常,但内脏脂肪高,基本伴有代谢异常;
3、体重超标(包括瘦体重高),即使腰围和内脏脂肪都正常,基本也会有代谢问题;
4、体重、腰围、内脏脂肪都高,而瘦体重无论是否正常,基本都伴有代谢异常。
基于病理生理的分型
1、脑饥饿型:女性每餐进食超过894大卡/餐(一般500-600大卡/餐);男性每餐进食超过1376大卡/餐(一般600-700大卡/餐)。
2、胃肠饥饿型:胃排空比别人快(小于同性别人群的第25百分位),女性<101分钟,男性<86分钟。
3、情绪饥饿型:享乐性进食异常(>人群的第75百分位)。
4、低代谢型:静息能量消耗低(<人群的第25百分位)。
2025年柳叶刀委员会新观点:将肥胖分为临床前肥胖和临床肥胖。
临床前肥胖:虽然体脂过多,但是各器官功能均正常。其罹患心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通常较高。
临床肥胖:由于脂肪过多的堆积引起了慢性病,其特征是持续的器官功能障碍和/或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如肥胖对心肺的影响导致呼吸困难;膝关节或髋关节疼痛伴关节僵硬和活动范围减小;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包括肾、上呼吸道、神经、泌尿和生殖系统。
临床前肥胖管理
(关注降低风险和预防进展为临床肥胖或其他肥胖相关疾病)
1、减轻体重或预防体重增加
2、长期监测体重
3、积极的减重干预
临床肥胖管理
(关注器官功能障碍的改善或逆转)
1、旨在完全恢复或改善器官功能
2、治疗类型应根据个体的获益——风险评估来决定,并通过与患者的积极讨论来决定
3、治疗是否成功应通过体征和症状的改善来评估,而不是通过体重减轻来评估
统计显示,想要减重的接近3万人当中,其中有16%不属于肥胖,84%的属于临床前肥胖或临床肥胖;59.7%的人属于临床肥胖,存在器官功能障碍,24.3%的人属于临床前肥胖。
小结
1、肥胖定义更新:肥胖被定义为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特征是过量脂肪导致器官功能改变,可引发严重并发症。
2、诊断标准:临床肥胖诊断需满足人体测量标准,并有器官功能障碍证据或日常活动受限。
3、治疗和管理建议:临床肥胖患者应接受治疗,改善临床表现,预防终末器官损伤。
4、公共卫生策略:政策制定者应确保肥胖患者公平获得基于证据的治疗,降低肥胖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