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系列精心科学的准备,备孕妈妈终于升级成孕妈妈了。在孕早期(孕期前1~3个月),孕妈妈会有与平常不同的心理生理反应:有的没有食欲,感到恶心、想吐;有的怕呕吐不敢吃;有的怕少吃一口饭担心宝宝营养不良等不一而足。
孕早期,由于胎气上升,直接影响到了子宫上面的胃,因此,有些准妈妈不想吃饭,动不动还有点恶心、想吐。不用怕,这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清晨或晚上易出现稍微的呕吐,也有的呕吐很严重,此谓“妊娠反应”。有不少人认为,孕妇不吃东西或少吃东西就可以防治恶心呕吐,还有的孕妇因怕呕吐就不想进食。实际上不进食不但不能减轻呕吐,而且还会使孕妇缺乏营养供给,对母婴都不利。
孕早期又称致畸敏感期,是胚胎发育、胚层分化以及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易受营养素缺乏的影响,不过孕早期胎儿生长发育速度相对缓慢,基础代谢增加不明显,所需营养与孕前无太大差别,所以如果备孕做的好的孕妈妈,在孕早期就不用太担心胎儿因为妊娠反应导致的进食受限而缺乏营养了。
孕早期无明显妊娠反应者可继续保持孕前平衡膳食;孕吐较明显或食欲不佳的孕妇不必过分强调平衡膳食,可根据个人的饮食嗜好和口味选用清淡适口、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尽可能多地摄入食物,特别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薯类食物。
进餐的时间地点也可依个人的反应特点而异,可清晨醒来起床前吃,也可在临睡前进食。应对早孕反应可尝试以下饮食措施:
1、早晨可进食干性食品如馒头、面包干、饼干、鸡蛋等。
2、避免油炸及油腻食物和甜品,以防止胃液逆流而刺激食管黏膜。
3、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B2、B6及C等以减轻早孕反应的症状。
孕吐严重影响孕妇进食时,为保证脑组织对葡萄糖的需要,预防酮症酸中毒对胎儿的危害,每天必需摄取至少130克碳水化合物。应首选富含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粮谷类食物,如米、面、烤面包、烤馒头片、饼干等。各种糕点、薯类、根茎类蔬菜和一些水果中也含有较多碳水化合物,可根据孕妇的口味选用。食糖、蜂蜜的主要成分为简单碳水化合物,易于吸收,进食少或孕吐严重时食用可迅速补充身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
孕早期的运动,由于胚胎正处于发育阶段,特别是胎盘和母体子宫壁的连接还不紧密,所以准妈妈尽量选择慢一些的运动,比如散步,对孕妇及宝宝都有好处,刚开始散步时间不宜过长,步子放慢,15-20分钟为宜,散步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环境好的场所,避开吵杂,人多的地方,避免撞倒,散步时穿软底平跟鞋,衣服以舒适便于行动为宜。
参考资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